杏鑫汽车配件【杏鑫平台官网】

美国新车库存不足 工厂需加大生产

福特Mustang(图片来源:福特) Brown认为:“工厂应该恢复生产。”他还与Hendrick汽车集团的Rick Hendrick讨论过这件事情,“当我与他们的门店直接沟通时,他们告诉我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缺少新车库存,工厂生产的汽车数量不够。” Hendrick集团在全美拥有95个经销商分店。 虽然新冠确诊人数涨至新高,但车企们仍正在努力弥补差距,产量正接近于疫情前水平,但库存仍然较少。行业机构表示,10月,美国汽车和卡车新车数量较去年同期将近少100万辆。 另外,Brown警告称,缺少可靠库存提振了二手车市场的新公司,例如索尼克汽车旗下的EchoPark和Carvana公司。

三季度国内汽车销售相关企业新注册32.1万家

与车市一片向好形成正相关的是国内从事汽车销售的相关企业也在迅速增多。企查查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国内新注册的汽车销售相关企业32.1万家,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新增了84万家,目前国内共有485万家汽车销售相关企业。其中,广东、山东和江苏分别以47.3万家、42.8万家和36.9万家企业位列前三名。

杏鑫注册_迎接变革 固特异“飞足e购”项目入驻北京

3月23日,固特异“飞足e购”项目北京站启动仪式圆满举行。通过“飞足e购”项目,固特异将在华全面开展深度分销战略,以科技创变赋能渠道发展,革新现有的产品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即时触达用户,实现品牌在万物互联时代中的飞跃式发展。 “飞足e购”项目启动仪式活动现场 作为轮胎行业的先驱者,固特异自成立以来便专注于科技创新,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当前,电子零售商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正在改变轮胎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了与时俱进,固特异基于全新的市场环境,推进深度分销战略,打造“飞足e购”项目,优化当下的销售模式与消费者服务模式,帮助传统经销商向数字服务商转型,进而释放业务发展潜力,提升品牌价值。 “飞足e购”项目启动仪式领导合影 此前,“飞足e购”项目已经在海外率先上线,商业模式十分成熟完善,具备多重优势。该项目拥有丰富多样的高端轮胎产品,能够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原厂配套轮胎等小众高端产品,带来丰富便捷的轮胎选择方案。同时,“飞足e购”项目比传统的销售渠道更加简洁高效,能够帮助服务商、零售商快速找到所需的轮胎产品,提供准确的产品介绍,最终为消费者提供可靠高效的交付和供应服务。 “飞足e购”项目还将不断优化升级,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满足用户越来越多元化的使用需求。对此,固特异中国区总裁张沁先生在启动仪式中对项目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与期望:“未来,轮胎市场仍将持续发生变革。我们将全力以赴,让全新的在线订购平台越来越完善,确保合作伙伴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便捷的采购流程。” 固特异中国区总裁张沁先生致辞 目前,“飞足e购”项目已在武汉、成都、郑州等多个重点区域城市上线,本次正式登陆以北京地区为核心的首都经济圈,将有效辐射华北大区市场,加快深度分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速度,最终形成南北联动、多极辐射的深度分销渠道网络,全国将有机会享受简洁高效且价格更具竞争力的轮胎服务。 通过“飞足e购”这一商业模式领域的颠覆式创新,固特异将进一步加深与服务商、零售商的共赢合作关系,实现更多的业务增长,用更加卓越的产品与服务回馈消费者,为全球轮胎行业注入崭新发展活力。

杏鑫测速_长安为何销量猛进?蓝鲸动力大有乾坤

作为长安汽车“香格里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蓝鲸动力品牌自2019年发布以来备受各方,蓝鲸发动机不仅连续四年获得“中国芯”十佳发动机大奖,而且搭载蓝鲸发动机的“蓝鲸家族”车型销量也节节攀升。缘何有此底气?3月26日,长安汽车在重庆垫江试验场开展了一场以“疯狂35 明日动力体能公开赛”为主题的性能测试直播活动。 在实验过程中,于3月10日新近上市的全新CS35 PLUS以及2021款逸动 PLUS在全网媒体直播镜头和观众围观下,以优异表现,通过了高速实验、坡道挑战、基本性能、颠簸路面等环节的测试。 其中,在基本性能道的绕桩测试,测试车辆操控极限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车辆研发后期调教车辆操控性能的重要方式。一辆车的操控优劣主要体现在弯道性能方面。弯道性能则与车辆的底盘调教有非常大的关系,尤其是车辆的底盘高度与悬挂的支撑性。更低的底盘高度可以让车辆的重心更低,从而减少车辆的侧倾幅度。而更硬的悬挂则保证车辆在过弯时可以获得更好的侧向支撑。 麋鹿测试,则是衡量车辆安全性的重要标准。检验车辆回避障碍的能力。测试中车辆以恒定速度进入测试区,在不踩刹车和油门的情况下进行高速闪避。由前双座两位测试人员反复进行,逐次提高车速,在达到失控状况下记录当时的车速,同时再进行两次验证,确定失控车速数值的可靠性。 高速环道试验,主要模拟车辆在高速道路上的行驶情景,比如高速超车、提速等,主要目的是考核动力系统(如发动机、变速器、其它传动系)强度,对发动机的功率、扭矩进行验证。 坡道挑战,分为30%爬坡、坡道驻车起步、下坡坡道缓降挑战三个环节,其中最大爬坡挑战主要考验一辆汽车动力性能,汽车能克服的坡度越大,汽车的爬坡能力就越强,汽车的动力性能也就越好。 耐久测试,通过比利时路、鹅卵石路、钢丝绳路、井盖路等非铺装路面的测试,验证车辆对复杂路况时,良好的车辆适应性,并以此验证验证整车和发动机的可靠耐久性。 在各项极为严苛的测试中,全新CS35 PLUS以及2021款逸动 PLUS均出色发挥,展示蓝鲸新一代高效动力组合强劲的动力、灵活精准的操控、高速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面对非铺装路面、城市工况、高速道路等不同路况下的良好适应性。 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样严苛的测试,大大的提高试验效率,有效缩短开发周期,有效保证了新产品快速迭代更新,也充分暴露问题,规避质量风险,提升满意度。 据了解,“蓝鲸家族”车型已成为长安汽车重要力量。2020年1~12月,长安汽车“蓝鲸家族”累计销售突破90万辆。进入2021年,在“蓝鲸家族”的助推下,长安汽车累计销售414688辆、同比增长153.9%,在2月更登顶中国乘用品牌销量第一。这其中,“蓝鲸家族”延续了去年销售超过90万辆的强劲势头,仅用两个月销量就已突破23万辆大关。

杏鑫注册_一体化供应链生态 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发布

3月29日,在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上,长城汽车公布了其在氢能领域的发展战略:“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以及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未来氢燃料电池的车型也将会成为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的主力军之一。 1.构建“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 2.推出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 3.采取“商乘并举”的模式,通过场景探索带动技术及产业发展,加速产品落地; 4.已建立430余人的国际研发团队和“四国五地”全球化研发布局,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0亿元人民币。 作为最被看到好新能源车型之一,氢能车型具有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短、低温适应性优于锂电池车、环保效益明显等优势。但同时目前又有成本高、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不足之处,想要正式推向市场的确需要一个完整、完善的生态场景才会更加顺利。因此,长城汽车在氢能产业上做了非常全面的布局。 长城汽车公布的“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包括上游制氢、中游储氢、下游核心产品,其中上游制氢方面,长城汽车将采用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能实现20%的光电转换效率;储氢方面,采用氢+电储能系统,提供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储存解决方案;核心产品方面,长城的氢能源相关技术将全面供应公交、大巴+重卡、物流车+乘用车三大应用平台。 目前长城已在北京、天津、河北先期布局了北京新发地农批物流、雄安新区砂石物料专线重卡运输、天津滨海新区物流运输等标杆燃料电池示范项目,示范车辆规划数超千台,包含乘用车、重卡、物流、公交,甚至于船舶、热电联供等多种应用场景。 “氢柠技术”是长城汽车氢能战略的技术核心支柱,也是长城汽车柠檬平台核心技术路线之一,涵盖了氢燃料电池系统、车载储氢系统及核心关键部件。官方把“氢柠技术”总结为“1+3+5”, 即1整套车规级研发体系,3大技术平台和5大性能优势。 其中1整套车规级研发体系,可以根据氢能整车的需求从上至下快速的定义、分解、仿真和设计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零部件和材料,通过试制试验从下至上对材料,零部件,子系统和系统的设计和工艺进行逐级验证和迭代,从而确保产品的高性能,高质量和低成本。 3大技术平台包含氢电平台(HE)、电堆平台(HS)、储氢平台(HP),氢电平台(HE)具有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大功率,高功率密度的特点。电堆平台(HS)已开发完成第一代单堆额定功率150kW,峰值功率160kW燃料电池金属板电堆,功率密度达到4.2kW/L以上。储氢平台(HP)包括70MPa IV型储氢瓶、70MPa瓶口阀和减压阀,以及储氢系统的集成和控制。诸如燃料电池堆、减压阀、IV型储氢瓶等技术已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 而5大性能优势方面,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储氢系统及关键部件等多方面核心技术的实质性突破,支撑氢燃料电池汽车真正实现高效率、高性能、长续航、全气候行驶和全领域应用。 如字面意思一样,长城氢能车型未来会在商用车和乘用车两个领域双轨并进,但国内是通过商用车带动基础设施,再通过基础设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所以前期长城氢能车型的落地也主要在商用车市场,如果我们上面介绍的那样,目前长城已经京津冀已经先期布局了一些物流运输上的氢能车型。 当然,先期也不是完全忽略对于乘用车上的打造,今年长城汽车将会推出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并在全球率先完成100辆49吨氢能重卡应用项目落地。此外,按照长城汽车的规划,2022年,首支高端乘用车服务车队将出现在冬奥会的舞台上;2023年实现核心动力部件推广数量国内领先,2025年剑指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做了这么大的规划,那长城氢能战略的背后是一只什么样的团队在支撑其发展呢?据官方介绍,在研发投入上,长城汽车会再投入30亿元用于氢能领域研发,以达到万套产能规模。同时,长城汽车汇聚来自欧美日等多国超十年氢能技术研发经验的外籍专家,打造国内最大的氢能技术研发团队,目前关键技术国际化研发团队已达430余人,Ø中外籍专家有53名之多,硕博比例达到50%以上。此外,长城汽车还构建了“四国五地”全球化研发体系,为突破氢能核心技术打基础。 总得来说,长城在为氢能事业的发展做了充足的准备,并且也有着极大的信心未来能在该领域发光发亮。 在整车制造方面,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储氢系统都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如何突破燃料电池零部件关键技术,是每一家致力于发展氢能事业车企需要面临的问题。而长城不仅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还布局的更深、更广,可见其决心。站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风口上,我们也希望长城能够走的更好、更远。

杏鑫测速_如何实现氢能落地?长城汽车氢能战略专访

3月29日,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正式举办,在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正式公布了氢能领域发展战略,包括“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以及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在发布会后,58汽车也第一时间参加了对长城汽车副总裁穆峰先生以及长城未势能源董事长张天羽先生的专访,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长城氢能战略信息以及消费者更加关心的问题,以下为专访的实录。 媒体:我有两个问题问下穆峰总,第一个问题长城汽车是所有车企中首家发布全产业链氢能战略的车企,对于长城来说,是否认为目前纯电动车不是新能源车的终极形式? 第二个问题,2021年要发布一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是量产车吗?配合量产车现在有成熟的供氢网络吗?氢燃料车的成本是否达到市场可以接受的界限了? 长城汽车副总裁穆峰 穆峰:第一个问题,所谓新能源车技术路线之争,要讨论这个话题应该从2012年,行业内围绕燃料电池、BEV还是PHEV,这三条路线,到底哪个路线?当时讨论的非常激烈。实际上我印象里面一直到2017年,不管是政府还是行业内,并没有达成共识。但事实上市场给了我们一个结论。BEV、PHEV经过我们国家10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扶持的发展,我们可以明显看到PHEV市场集中在13~20万元的区间范围,BEV的价格范围从2、3万一直到50万之间都有,我说的是中国品牌。有此来看,PHEV的发展,主要原因是政策驱动市场首购群体,从市场上来看,现在看不出爆发趋势,实际上量很难,要坚持。 BEV方面,主要是聚集在8万以下的市场和20万以上市场,整个BEV市场呈现“哑铃型”的市场形态。但是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关注核心两个点: 1、动力路线和传统燃油车相比形成了一个全新赛道,因为消费者不管你是BEV还是PHEV,消费者只要驾驶体验。而PHEV相比BEV而言,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一个全新的赛道。但是BEV是存在可能性的,而且针对于两个新爆发的市场,已经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了。 2、品类转化成本。虽然我们讲环保、绿水青山,但是消费者、特别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一定是品类成本。第一、我在市场里面切了一个全新赛道,第二当我的品类转化成本为零,或者接近为零情况下,就意味着市场会有爆发式增长。 关于燃料电池,现在成本比BEV成本要高,燃料电池相对于BEV而言,如何能切开一个相对于BEV而言的全新赛道,从驾驶感方面就需要和纯电池驱动完全一样的体验。但是从BEV角度来看所谓新赛道,智能移动空间和未来的场景化延伸方面来看,BEV依赖于大的动力电池,燃料电池依赖于自身动力电池加上储氢罐,二者合一。燃料电池比动力电池提供的能源要多,就意味着在相同蓄能力的前提之下,燃料电池应用空间会形成更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就是它具备开放新赛道的一个可能。 第二个品类转化成本,虽然说燃料电池因为成本比较高量没有上去,但是我们看未来成本时候,会重点考虑两个概念。第一,设计原价和商用原价,设计原价判断技术路线,商用原价是判断市场、企业激励的一个指标。从设计原价角度来分析、把BEV打散来看到底系统构成是什么样的?比如今天发布会上陈总(长城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讲的HE氢电平台,HS电堆平台和HP储氢平台,我在判断燃料电池研发成本,或者量产成本的时候,我不会看现在的成本,我会找结构类似的产品来进行迭代、替换。比如空压机,我可能拿涡轮增压去做迭代。等产品上量以后,燃料电池是存在比BEV成本更低的可能,因为电池的成本受限于我们一些矿物资源,不管是现在的锂未还是来的钠,但是氢能源时代,相对于整体结构来看,除了转换贵金属受限于成本以外,驱动系统上看不到真正的成本瓶颈。现在看成本高是因为体量的原因,没有形成批量所以成本高。未来一定是BEV和FCEV的并存,然后我解释为什么并存? 如果就能源整个大格局来看,BEV是分布式的智能储能节点,而像燃料电池是集中式储能。核心点今天几位专家都讲了,扩大绿电利用,降低绿电成本,如果我们做太阳能发电,每度电成本能控制在1.5毛到1毛之间。但太阳能、风能发电都存在着不连续的问题,这是绿电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用氢来做集中式储能,然后再来应用多少瓦,这相当于一个成本很低路线。但是电动车,所要应对的是类似于发电厂的削峰填谷的运营模式,作为智能主节点去做,从能源格局上应该形成大量效应,免费用绿电。目前来看,未来用氢不一定免费用,可能还得补贴,这是比较现实的情况。 今天透露的这个车,是一个典型量产车型,是一款C级SUV,轴距在3米,整车长5.2米,7人座SUV,NEDC续航里程大于等于840公里。 媒体:请问穆总,关于零碳时代下氢经济概念,您认为氢经济产业主要发展方向是什么? 穆峰:我认为未来的氢经济是一个氢社会概念,就像刚才我们聊到的一个集中式储能,是一个氢社会。如果要谈具体应用,我们可以先设想一下未来整个氢经济的应用场景,我们身边所有环节可能都会用氢。先从身边环境来讲,比如我们现在有太阳能热水器,未来是不是有一种可能,用太阳能发电,制氢之后储存起来,转换成我们空调、家用电器的一些日常应用,这是未来氢应用可见一个场景。 另外我们也可以想象氢作为一个方便储能的介质,运送也很方便,管道或者氢罐物流,如我们一些中型、大型、或者重型的商用车辆都可以。刚才忘说了一个点,氢能领域商用车应用更广。举个例子,一台载重50吨的重型商用车,装了电池以后会变的很重,车越重续航就越短,产生恶性循环,但是氢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加一个氢罐的重量无非就是5、6公斤。所以未来商用车辆的应用场景,我们也是能够看见的。 此外,针对储能,大家都知道阶梯电价,根据工业的阶梯电价的应用场景,这个优势会更凸显一点。如我们可以在平价时段用一些便宜的电,但电压高的时候,用氢发电,一方面自己用,一方面维持电网的波谷平衡。 除了这种家用储能、工业储能、交通储能以外,还可以举行一些活动。例如,我们在阿拉善做了一个越野活动,在那种场景用电很困难,但是可以用一个车拉几个氢罐,完全不再依赖于基础设施,自主发电。 综合来讲,我们会把氢能源的发展讲成氢社会,即社会的所有环节,所有细节可能都会用到氢,未来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使用场景,我们叫做“绿电蓝氢”,真正实现碳中和。 媒体:请问张总,再新的技术也需要落地,不知道咱们针对氢能的基础设施怎么考虑?怎么解决? 长城未势能源董事长张天羽 张天羽:未来三年是技术应用的示范期,实际上电池的发展历程很长,在国际上也有100多年发展历史,美国最早登月的月球车就是燃料电池的。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在车端技术上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只是现在推广数量比较小,成本相对较高。真正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更大的问题在于它产业链的冗长,从可再生能源、到制氢、加氢站再到最后的应用。 所以未来三年国家提出明确方向,国内是通过商用车带动基础设施,再通过基础设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在国外我们能够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了这个产业链,我们做了一个统计,过去三年内,全球在氢能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额是2600多亿美元,在接下来真正的实施过程当中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而长城汽车也是国内首个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的中国企业。 类比于国内十年前的动力电池发展,初期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些民营企业在推动,但是现在燃料电池发展初期,中石化在未来3到4年规划了1000多家加氢站,国家能源战略也在基础设施方面准备大量投入,给我们的技术发展一个很大的激励。所以,未来三年到四年将会是我们氢能发展的一个示范期。 为什么今天讲全产业链布局,目的在于通过优质合作伙伴真正把上下游串联起来,示范期要考虑不同的商业模式、合作模式,真正实现接近实现商业运行的模式。我们也在和能源企业积极交流,上游制氢、加氢站,联合配合下游搭建氢的综合应用。 媒体:请问张总,在储能这个领域,我们用到的电池是什么样的概念?因为氢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储存用什么样的电池,是氢燃料电池,在不断加氢过程当中,使用这个电池中间还有转换吗?生产电的时候,从氢变成电的过程中,再从电到储存转化成电能过程当中,不知道整个过程是什么样?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整个储能领域细节。 张天羽:简单理解一下,纯电动汽车它是一个移动的储能载具,没有像发动机一样去做能量的生成,而是把电储进去再通过电机输出来。燃料电池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是一样,储氢罐相当于油箱,燃料电池的意义相当于发动机。所以它的电不是储在燃料电池里面,它是一个发电装置,从储氢瓶输出来,再输到燃料电池里面。我们初中时候学到的化学方程式,那边进氢那边进空气,通过氧和氢的有机化学反应形成水和电,所以排出来是可以喝的水,发出来的是电。燃料电池是纯电汽车的一种驱动形式。讲到储能,车载储能靠储氢瓶,真正可再生能源储氢就是大的固定式储氢容器,这样储氢能力更强,并且可以跨季节大批量进行储存,储能之后可以分散运输。通过管道、液氢等都是相应的运输方式。 媒体:我有两个问题,关于融资方面的,现在有很多氢能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未势能源在这方面怎么规划?另外投资方面,目前有一些动力电池企业在自己上市之后,会在上下游投资,刚刚了解到未势能源收购上燃,其他还有没有什么规划? 张天羽:实际上我们看到过去几年资本市场对氢燃料电池行业越来越关注,我们整个氢能板块也从2019年7月份独立起来,以更好面向市场中的产品竞争和市场的资金的资源状态。同时,我们也计划在今年完成融资。 投资方面,实际上今天讲的全产业链布局不是我们什么都要做,我们做的只是其中关键环节,我们认为我们能够掌握的核心技术,从当前掌握技术基础上进行延伸。其他的技术,原材料、碳纤维等等,我们更多采取投资策略,从而更好额融合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同时也接受上下游有优势的企业对我们进行投资,这也是我们从去年开始策划,预计会在今年落地。 媒体:在技术方面想问一下张总,2013年氢曾经很火的时候,当时氢的成本上面非常高昂,现在我们从制造成本上面是不是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在规模效应方面,规模量应该多大才能够到能赚钱的地步?相比于全国、全球,长城汽车在氢能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是什么? 关于商业模式想问一下穆总,将来氢这一块核心商业模式,是像现在电动车这种方式还是去卖车为主,还是会去卖我们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在产业链形成这个生态之后靠生态去赚钱,商业模式怎么考虑? 张天羽:实际上氢能这个产业已经火了好几次。以前火的过程当中是有政策因素的,有点像碳中和、碳达峰概念提出一样。九几年就有很多国家提出这个问题,有几波起伏,燃料电池也是一样。奥巴马时期北美特别热,好多企业在做这个,美国有很好的政策,做了燃料电池投入,可以把这部分税免掉,当时北美有上百家企业在做。 国内实际上在08年之前,因为我们收购的上燃动力公司,就运营了奥运会、世博会的燃料电池汽车,那段时间比较火。后续推广上,因为国家政策导向,燃料电池相对的慢慢变成与各个研究院和学校进行的前沿技术研发,没有发力市场化,这是过去历史。但这两年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氢能又火起来了,我想还会持续火下去。比如在这两年内,国内已经有1000多家新的燃料电池相关公司进行了注册。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真正把规划和投资拿出来,尤其大型企业,这给予我们很大的信心。 看国外的时候,欧洲甚至将氢能定为它复兴战略的主要政策,想通过氢能来颠覆美元、石油体系。未来的热度是会持续往下走的。制造成本这一块方面,之前我们也有过相应分析,现在并不是材料成本稀缺,而是生产量级太小。全球只有几万辆的状态,国内更少,所以成本居高不下。我们做过相应测算,如果零部件能达到50万台量级,燃料电池相应成本和传统内燃机是相差不大的。这有技术的进步,也有量级提升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您提到长城技术领先的地方和优势。实际上今天我们已经展示了几个,首先在燃料电池发动机领域我们是全球前五,甚至在第三、第四这样的状态,真正将高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在乘用车上,并且支持全工况应用,从控制策略到零部件执行和开发都承受了很大挑战。只技术开发我们就用了四年时间,今年真正搭载到量产的车上。所以,在燃料电池方面,首先是在功率密度上,为了实现发动机发电功率和密度,里面涉及到多个核心零部件,在国内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在国际上也是绝对领先。包括今天陈总介绍的引射器,目前国内没有第二家做,在国际上相对来说是有成熟的经验,像乘用车的应用条件更严苛,这样的零部件在国际上很少,所以说我们是国际领先。 第二是空压机,我们的空压机工作每分钟可以达到12万5千转速,还要求无油,即使在有些航空领域也达不到这个状态,但我们完成了这个突破。这种空压机我们在国外之前买过,一个单价20万,甚至我们也寻求国外一些技术的合作开发,后来发现我们自己开发的比合作方的还要好,达到了国际领先。 燃料电池堆我们双轨进行,既有金属板的也有石墨板的,金属板更倾向于乘用车、复杂路况。石墨板更多针对商用车,长寿命,也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无论寿命、性能、发动功率上都是国际领先水平。 储氢这一块,高压阀门虽然是很小的部件,但现在市场上买1万5到2万之间,并且国外垄断。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开发出来的,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另外高压阀门是安全性的,经历了很严苛安全测试,已经在整车上应用。 减压阀,加上IV型储氢瓶,真正搭载在整车上的,在国际上只有极少数几家。真正搭载整车上完成成熟应用的我们是其中一家。刚才这几项目技术我们已经完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穆峰:关于商业模式,我们并不是自己做零部件自己用,或者我们做车只卖零部件。长城汽车是非常开放的企业,我们需要贡献我们的力量,所以我们氢能的所有零部件都是对全社会开放的。第二,关于盈利点,无论做零部件还是做系统,相当于有一定的盈利,一个制造企业做经营很正常。对于车而言,我们预想的2025年以后量产车的盈利模式,绝对不是简单的做车然后加利润卖给消费者挣点中间价这种模式。 大家作为资深媒体,未来一定追求智能的体验、智能的空间。什么车或者什么动力能够支撑这个形式? 比如哨兵模式,根据我们测算,HEV车型使用最多支撑27分钟,很多车型不会超过45分钟。50公里续航的PHEV,也就4小时到5小时,根本支撑不了这种智能的延伸,真能支撑的是BEV和FCEV。 刚才讲到车的重量和电池重量之间关系,我们未来判断是中型和中型车以下,应该是BEV的世界。而中型车及中型车以上应该是燃料电池的世界。总体运营模式都是软件模式。 媒体:2025年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穆峰:氢能市场其实是一个广义的氢能市场,氢能市场做到前三相当于涵盖了整个氢社会,但就我们自主品牌而言,针对于中型以上的商用车和乘用车,长城汽车应该是一个氢能领域一个开拓着。 媒体:未势接下来在于示范运营方面,有什么样的一个规划,特别是我们都知道在马上冬奥会了。 张天羽:在去年9月份财政部发布一个通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申报通知》是一个城市群的概念,国内有20几个城市群申报了燃料电池产业的示范项目。我们参与了其中9个示范群申报,最终可能批准的是5个,我们核心的聚焦点在于京津冀、长三角和河南、河北这四个城市群。我们有信心协助这些城市群申报成功,在这些城市群基础下,我们搭建了相应的应用设施。比如雄安新区建设的砂石物料运输,这个线路一年要运2000多万吨的砂石物料。我们会在今年7月1日,首期推出100台燃料电池重卡,来支持砂石物料运输,后续会推出更多。 第二是支持北京新发地农批物流,疫情以后河北省到北京之间的运输,这种跨省冷链运输场景。还有其他船舶、油轮我们都在探索和建设规模中。总的数量目前我们达到了几千台,未来还会更多,这是当前的状态。 穆峰:上周五我们刚拿到在张家口冬奥会上的订单。应张家口政府要求,我们氢燃料电池车会在张家口冬奥会做交通运输。 媒体:请问张总,咱们氢能源技术的基础团队是怎么一个状态? 张天羽:我们团队确实世界级的,介绍一下历史,抛开现在融合进来的上燃动力,我们最早是在2016年,在长城集团内部成立的一个神秘团队。当时集团不知道我们干什么,团队带头人是之前宝马集团的氢能事业负责人,他在宝马带了一些专家过来,然后我们在这做了燃料电池核心平台和零部件的开发,在那之后我们不断汲取到世界上最优秀的专家。 今天发布会讲话的叫Peter,他是当前全球最好的电堆开发专家之一,之前在巴拉德工作,已经有了20多年开发经验。他之前所在的巴拉德是世界上最早做燃料电池的企业之一,他在巴拉德就是做电堆开发总监。我们储氢瓶专家,之前做过搭载在量产乘用车上的储氢瓶开发。包括还有在奥地利的专家做相应的阀门量产开发。 国内专家也不少,今天演讲的陈雪松,他是国内最资深做燃料电池专家之一,在海外做了20多年燃料电池开发。除了这些我们还有来自丰田的,还有来自现代的,都是具备很好的丰富经验专家。 同时,我们国内的团队成长速度也很快,有很多技术是基于国内人员的贡献,我们的测试中心、氢能研发中心的硬件设施,就是基于我们的团队不断摸索和探索出来的,包括膜加湿器,现在国内都是管式加湿器。目前整个团队有430余个研发人员,今年力争人员能够翻番。 媒体:目前国内车企都在布局燃料电池产业链,双极板、膜电极等,长城汽车已经布局比较全了,请问长城布局氢气制储运,这个产业链布局会不会太宽了一些? […]

杏鑫平台注册_颜值第二,实力第一,东风风行T5 EVO首拆试验结果公布

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将第一辆汽车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一个半世纪以来,不断发展的汽车工业已经打破了无数个技术障碍。以创新为驱动的汽车行业,在始终追求极致性能与奢华驾乘体验的道路上不断进化。 如今,汽车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随之而来的各类交通事故,使消费者更加关心汽车安全性话题。不同于那些可以量化的汽车性能参数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类配置,汽车被动安全性能往往更依赖于那些看不到的材料与结构设计。2021年3月28日,东风风行T5 EVO迎来了其上市发布后的首秀,一场“东风风行 T5 EVO 全网首拆揭秘暨超级立方EMA 架构发布会”为我们展现了其硬核安全实力。 硬核实力,风行T5 EVO全网首拆试验结果表现优异 在本次试验中,东风风行T5 EVO接受了来自业界权威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业的严苛品质挑战。包含白车身静压、等效十万公里耐久性、整车VOC试验以及舒适性测试等实验内容,进一步剖析了车型在安全性、健康性、经济性、可靠性、舒适性及耐久性的全方位表现。中汽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孟宪明博士在发布会现场公布并解读了东风风行T5 EVO全网首拆试验结果。 在白车身顶部静压试验中,工程师将东风风行T5 EVO的白车身固定在刚性水平面上,并对其进行载荷施加。通过加载装置的位移量来判断车型的顶部抗压能力。最终,承托东风风行T5 EVO的加载装置位移量为31.7mm,该成绩仅为GB 26134-2010《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标准的四分之一。 车内的有害物质作为隐形的健康杀手,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整车VOC及气味测试正是通过模拟在日常使用中,考察密闭或阳光暴晒下的车内环境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水平。通过检测,东风风行T5 EVO该项成绩远优于国标限值。 汽车油耗作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直以来备受消费者的关心。城区通行比例高,高速比例低,平均速度低,频繁加减速,怠速比例高等,符合这些特征的中国工况,更能逼真的模拟出车辆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油耗水平。通过CLTC中国工况油耗试验,东风风行T5 EVO的油耗水平为7.99L/100km。自2021年起,我国引入并实施了更为严苛的WLTC循环测试,该测试模拟了车辆在城市(低速)、城郊(中速)、乡村(高速)和高速公路(超高速)4种不同工况下的续航及油耗水平。而东风风行T5 EVO在WLTC测试中取得了百公里油耗6.6L的优异成绩,达到了同级别最优。不论是代表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的WLTC工况测试,还是更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况测试,T5 EVO在动力性和油耗表现上,都达到完美平衡。 汽车座椅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舒适性和支撑性,更要拥有出色的疲劳耐久性。一方面,工程师通过体压分布测试来考察东风风行T5 EVO的座椅舒适性,结果显示,车型座椅压力分布整体均匀,无明显硬点,舒适性良好;另一方面,工程师通过模拟人员上下车的过程,对座椅进行了耐久测试。东风风行T5 EVO以“无明显磨损,缝线无开裂,整体无明显变形,可靠性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测试。 提到耐久性测试,整车耐久性关乎车辆在使用生命周期内的可靠程度。中汽中心的工程师通过四立柱试验来复现消费者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约100000km行驶里程。东风风行T5 EVO历经连续7天的测试后,各项变化指标均表现出色。 《行车视线》栏目内容总监于尚宏老师在车辆拆解视频中点评到:经过测试,东风风行用自主品牌的售价和豪华品牌的标准,为消费者们带来了如此硬核的紧凑型SUV,为车内乘客罩上金钟罩,穿上铁布衫,并且在细节做工方面也是极为严谨,毫不马虎。 精彩纷呈,风行T5 EVO四大品质挑战完胜 近年来,车辆舒适性问题一直广受消费者的关注,本次颠簸实验对东风风行T5 EVO进行了在不同时速下,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上车身的稳定性的测试。在测试中,东风风行T5 EVO表现优异,并且在测试中速度越快,表现越平稳。这得益于东风风行T5 EVO的后控制臂采用了轻量化铝合金材质,可以带来更低的簧下质量,从而减少车身的惯性跳动,从多个细节上增强了车辆的避震效果。 众所周知,车身的前横梁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到保护生命的作用,在绝对碾压实验中,试验人员采用超过20吨的重型机械对东风风行T5 EVO的前横梁进行碾压测试。重型机械先后碾过车辆防撞梁及在防撞梁覆盖保护下的假人手臂。测试结果表明,东风风行T5 EVO的前横梁回弹率超过80%,可承受超过20吨的碾压。 决定车辆安全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车辆B柱的坚固性。为了测试东风风行T5 EVO B柱的坚固程度,试验人员设计了全制式武器的射击试验。依次使用了贝雷塔,AK47,98-K射击B柱钢板,由热成型钢和高强钢组成的B柱成功经受住了来自三杆枪支的射击,并未被击穿,成果通过了测试。 为了测试车身的抗压能力,试验人员将东风风行T5 EVO的白车身拆解出来,通过使用单个重量达2.2吨的集装箱进行压顶测试。白车身在经受了三个集装箱的叠加后,可以明显看到白车身整体完好。其原因是东风风行T5 EVO自身高强度钢比例达到整车的76%。并且车顶前后横梁与ABC柱的架构采用无缝焊接技术,在实现车身轻量化的同时,构成的传力路径使整个笼式车身保证了车辆的超高强度。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碰撞试验室主任张金换教授就试验过程及结果表示:“就汽车安全而言,东风风行T5 EVO今天的表现十分突出,几项挑战有针对性地考察了车身的几个重要部件。高比例高强度钢的使用和自主创新的“几”字形骨架车身结构,都为该车型增光添彩。车身骨架,如同人体的骨架,起着支撑整体的核心作用,科学合理地运用对于保证车内成员生存空间具有重要的作用。” 革新不止,东风风行超级立方EMA架构正式发布 从纯手工打磨到机械化生产,汽车工业历经百余年进化之路,时刻处于不断的变革。基于平台打造的汽车架构,为车辆提供了更高层面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技术延展性。本次发布会的最后,东风风行发布了其最新的超级立方EMA架构,这也正是东风风行T5 EVO能够轻松应对严苛挑战的关键。正如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技术中心主任助理潘晖先生在会上提到的:“超级立方EMA架构以五大基因进化,驾乘、空间、安全、动力、可靠性全面革新,面向未来,带来无限可能的智慧造车平台。” 全新发布的东风风行超级立方EMA架构将在驾乘体验、空间表现、安全性能、动力及可靠性上实现全面的极致进化。拥有117个标准模块的超级立方EMA架构可以满足未来越发多样的需求,全面实现风行多品类发力。在被动安全性能方面,超级立方EMA架构将关键部位的高强度钢占比提升到了90%。在智能主动安全方面,超级立方EMA架构将搭载业内最强的EyeQ系列自动驾驶芯片,通过遍布车身的17颗传感器,实现12项完备的L2级驾驶辅助功能。为用户打造出里程碑式的安全性能。 在印度北部的干旱地区,生活着一种华丽扇喉蜥。在艰苦的环境中,雄性扇喉蜥需要凭借实力与其他雄性至死不休的战斗,才能站在无垠荒漠中那块最高的岩石上。最终它们将通过展开喉咙下方色彩鲜艳的“喉扇”吸引雌性,以此完成生命的延续。 进化存于世间万物,同样也是汽车工业的永恒主题。颜值与品质并非对立而生,东风风行在追寻“进化论”的旅途上不断前行。品牌的进化源于自我革新,未来,东风风行将以不断迭代的设计理念、服务理念、技术理念,让更多用户的更多需求,变为现实,共同迈向智慧出行的全新时代。

杏鑫官网_合势 行无界 固特异联合途虎开启战略合作2.0

3月31日,全球著名轮胎品牌固特异与中国领先的汽车消费者服务平台途虎养车于上海举办了“合势 行无界 固特异×途虎战略合作2.0”联合发布会,两大品牌强强联手,将进一步深化合作,迈入战略合作2.0阶段。双方将在移动出行领域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创新,为用户出行创造无限可能。 作为全球轮胎行业的领军者,固特异自1898年成立以来,便以创新为驱动力,持续推动出行领域的变革浪潮,通过业界领先的科技生态体系,为消费者带来安全优质的产品与舒适愉悦的驾乘保障。中国首家专业汽车养护电商平台途虎则以数字化能力见长,深耕汽车养护市场,拥有长达九年多的数字化运营积累,并与行业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持续推动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固特异一直与途虎保持着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渠道、产品数字化方面进行了多次试水创新,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例如,2020年疫情期间,固特异与途虎携手举办专场直播,帮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并更便捷地购买产品;2020年“双十一”期间,固特异在途虎电商平台开展促销活动,产品销量为2019年的164%。 鉴于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深厚建树,与以往合作奠定的良好基础,固特异携手途虎开启战略合作升级时代。在战略合作2.0阶段,固特异与途虎将充分发挥各自在科技、电商领域的优势,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打造品类更全、覆盖范围更广的多元化产品矩阵,充分满足用户在不同阶段的消费需求,带来“一站式”的消费解决方案;共同打造线下服务体系,引领汽车养护市场的服务升级。 此外,固特异与途虎还将在品牌共创领域加大合作力度,打造联合品牌日、周年庆、双十一大促、双旦等丰富活动,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卓越的品牌体验、购物体验,尽心尽力地回馈消费者。 发布会中,固特异与途虎联合发布了100条汽车自驾线路甄选活动,通过用户共创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充满激情的生活方式体验,为他们的驾乘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与精彩,在爱好与精神层面引发共鸣。 通过开展战略合作2.0,固特异将与途虎共同深化市场布局,突破所在行业的发展界限,开创优势互补、聚势共赢的崭新发展格局,引领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升级。同时,固特异也将继续贯彻“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以领先科技持续引领轮胎行业的发展潮流。

杏鑫代理_北京现代“智心合一”安全系统 为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都正在被”智能化“大网覆盖,曾经购物节积压的数亿件快递在智能化物流中实现快速送达;互联网通过智能分析大数据准确捕捉用户爱好推送合适的产品;医疗上通过AI+智能化,实现千人千面的诊疗和全面服务;汽车领域也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朝智能化的方向进化。 北京现代作为领先的智能移动解决方案供应商,率先进入汽车网联智能化的快车道,将其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在新车型中广泛搭载,如3月初上刚上市的全新一代名图&名图纯电动以及即将于四月上旬上市的第五代途胜L,都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智能化驾乘体验。 北京现代的前瞻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安全层面。当目前市面上以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为主的时候,北京现代推出的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在技术和功能性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以实现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 自动驾驶科技的核心诉求和终极目标就是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基于此北京现代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同级最多的高阶智能设备, FCA 前方防碰撞辅助(车辆/行人/二轮车)、FCA-JT前方防碰撞辅助-交叉路对向车、DAW驾驶员注意力警告、BVM 盲区显示系统等;还有NSCC 基于导航智能巡航控制、LFA车道居中保持、LKA 车道防偏离辅助、SVM 360°全景影像等诸多为驾驶者带来便利的功能。 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所包含的功能在车上和实际的使用场景中,有更直接更明了的体现。比如北京现代名图&名图纯电动因为其“有且优”的安全配置,让驾驶者在各个场景中都能从容应对。在繁忙的城市中行车,驾驶员高度集中精力的同时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随时出现的行人、电动车或者其他方向来车,这个时候FCA前方防碰撞辅助以及FCA-JT前方防碰撞辅助-交叉路对向车这两项功能就能先于驾驶员“观察”到危险并及时做出预警和判断。当车辆在交叉路口转向时,可以通过车辆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识别对向车辆,预测碰撞,对车辆进行辅助制动;在驾驶中转向并道时,BVM盲区显示系统能为驾驶员提供转向时的影像参考,向左打转向灯会显示左后方的影像,右侧同理,减少了并线时的视觉盲区,提升行车中的安全性。“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可以说为用户延展出新的“眼睛”和“大脑”,将安全驾驶从人本身扩展到整个车的范围。 在高速公路行驶的场景中,驾乘人员可能会遇到因为长时间高度集中驾驶产生疲劳、分神、车辆偏离车道的情况,这个时候智能系统能为驾乘人员承担一部分驾驶压力,就会为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如第五代途胜L的NSCC基于导航智能巡航控制,可以利用车辆前方的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监测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和速度,保证拥有一个安全的行车距离,同时还可以根据前车的行进速度进行加速、减速、停车等操作,增加了巡航驾驶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在倒车的时候,SVM360°全景影像功能就发挥极大的作用, 360°全景影像能够全方位显示车周身情况,并且显示效果清晰,可以让驾驶员更直观的观察到车辆周围的情况,增强了停车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第五代途胜L目前驭潮抢鲜价17万-21万元,不仅整车安全配置让人安心,售价也让更让人动心。 Hyundai SmartSense 智心合一安全系统的魅力,让用户更好的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安全和便利。而也正是以上这些出色的智能配置,让北京现代众多车型备受当代智享生活的年轻群体追捧。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北京现代还会打造出更加智能、安全的车型,持续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

杏鑫测速_长安又搞事 车圈首场脱口秀式品鉴会!

2021年3月10日,搭载蓝鲸新一代高效动力组合的全新CS35PLUS以及2021款逸动PLUS上市。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长安这两款车,3月31日,长安汽车联动知名脱口秀艺人黄西、子寅等,发起了一场以“鲸言精语明日秀”为主题的脱口秀品鉴会,引发了业界和市场的共同关注。 车圈其实不缺娱乐人才,但以脱口秀的形式来聊新车的,长安应该是第一家,尤其还请来了自家的网红销售来跟专业的脱口秀演员PK,不得不说长安汽车真的会玩! 这场脱口秀上金句也是满场飞,将大部分人用车时碰到的痛点以调侃的方式展现出来,再用全新CS35PLUS以及2021款逸动PLUS的对应功能一一解决,欢笑的同时也让人体会到了自主品牌对于国人习惯理解之透彻。 就像这些金句所说的:“真觉得后备箱钥匙这个设计太多余了,你想想后备箱里都是啥,剩下半瓶的玻璃水、几年没洗过的球鞋、老爸的小马扎,老妈的塑料袋,媳妇儿的毛绒抱枕,孩子的遥控汽车,总共价值不超过200块钱,这个钱数支付宝都能免密支付,马云都不跟我要密码,你还跟我要钥匙,你是谁啊?” 而在全新CS35PLUS上,自动感应尾门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不管你是超市采购买了太多分不出手,还是下雨天一手撑伞一手拿包,只要站在距离全新CS35PLUS尾门一米之内的感应区内,无需拿出钥匙,只需等待4秒,即可自动打开尾门。 聊到逸动PLUS的全新外观:“车在我看来,必须好看。能让我记住,刚才销售也说了,我们这个车特别好看。但是再好看能好看到哪呢?难道去了加油站,别的车加95号,我开着逸动大漂亮加SK2吗?” 聊到逸动PLUS的车灯:“你看这个城市之光贯穿式前位灯,又叫做星瞳之眼,怎么解释星瞳之眼呢?就好像女孩子看见吴彦祖或者彭于晏一样,那闪闪发光,那炯炯有神!” 满场笑点不断,对这两台车感兴趣的你不妨去看看这场直播的回放,另外作为媒体的我们还是想借机会再介绍介绍这两台实力新品。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款长安CS35PLUS在外观上采用了长安家族全新的“明日设计”风格,另外,前脸采用了点阵式中网以及贯穿式LED日间行车灯。大灯为分体式设计,远近光大灯设计在前保险杠两侧,中间还有一条红色的装饰条相连。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330/1825/1660mm,轴距为2600mm。侧面线条基本得到保留,侧裙位置加入了红色的装饰条,整体显得更加运动。 全新18寸轮辋采用多幅设计,让整车看上去非常有力量感,轮胎宽度达到225mm,极具视觉张力。 新车依旧采用贯穿式尾灯的设计,不过细节和造型上有所变化,与旧款相比更细长,而且内部的结构也更精致,夜间的辨识度更高。车尾的另一个亮点是采用了双边单出的排气管,并且搭配尾唇造型,让尾部更加运动。 新车的内饰也是变化巨大,用上了科技潮流风的双联屏,9英寸全液晶仪表与10.25英寸的中控屏,为防止光源干扰,避免出现眩光,经过大量光源追踪分析,模拟多种光照情况及使用场景后,将中控大屏向驾驶席侧倾斜8.1°,不仅让信息一目了然,还让操纵更加便捷。 车载系统搭配长安最新的inCall3.0S智能车载互联系统,新增全局免唤醒、多轮交互、上下文理解功能,新增200多项语音控制。同时支持车机版的微信诵读与语音发送,让你保证可以实时在线,不错过重要信息。 全新CS35PLUS新增智慧车窗功能,让车窗/天窗作为智能出行生活的便利延伸,四门车窗一键升降、锁车自动关窗、下雨自动关窗、远程查看、语音控制、吸烟模式等六项功能让你随时感受科技的便利。 全新CS35PLUS搭载无线充电功能,配备标准15W无线充电器。 新增配置的电动尾门,具备钥匙遥控远距离开闭;双击电动尾门开关整车上锁;钥匙感应开启三大贴心功能。下车后锁车,走到车辆尾部,停留几秒,车辆会自动鸣笛两声提醒之后尾门自动打开。 新车最大的改变还是动力系统方面,蓝鲸NE 1.4T高压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可以达到118kW,最大扭矩260N·m,使用了霍尼韦尔的电子废气阀涡轮增压器,大幅降低涡轮迟滞,以获得更快的响应速度。 与发动机相匹配的是长安自主研发的蓝鲸7速高效湿式DCT变速器,针对国内用车环境,特别优化了平顺性和稳定性。 2021款逸动PLUS在造型上采用更立体动感的全新格栅,搭配城市之光全LED贯穿式前位灯,造型犀利。 呼吸式立体3D动感腰线,设计灵感来源于海洋中的鱼群,塑造出简约流畅的车身结构,融入动感基因,车身线条流转的丰富变化与前后灯组造型结合,更显区别。 外扩的尾灯造型,将车身横向拉宽,使车尾视觉上更加宽厚有劲,营造出低趴的时尚动感。同时双边尾排的造型,年轻时尚,力量感十足。焕新17寸锋刃式双色造型轮毂,棱角鲜明,动感锋利。 内饰方面,采用双联屏加环抱式座舱的内饰设计,搭载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0.25英寸全液晶中控屏。人体工学座椅搭配超纤皮质贴近人体亲肤感,可以让驾驶者获得更舒适的乘坐感受。 智能配置方面,新车搭载540°高清全景影像系统,全车搭载4个分辨率为1280*720高清广角摄像头,集成360°高清全景影像、还有180°底盘透视和行车记录仪功能,实时监测车辆四周情况,给你540°无死角安全视野。 搭载自动感应尾门,在有效感应区内,自动解锁行李箱,轻松放物取货,解放双手更加便利;尾门内外和主驾驶座还布置了控制开关,多种方式更方便。 在动力上,新车搭载长安蓝鲸NE 1.4T高压直喷发动机和1.6L自然吸气发动机,1.4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6kW,最大扭矩260N·m,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百公里综合油耗为5.9L,而1.6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4kW,最大扭矩161N·m,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和6速自动变速箱。 脱口秀作为近两年兴起的一种娱乐形式就像长安品牌造车一样,历经了多代的更迭才获得了更多人的喜爱;而好的产品也会为更多的消费者所青睐与追捧,相信长安CS35PLUS与逸动PLUS这样的国货精品在今后的日子里会越来越多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