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测速_全新威马M7斩获iF设计奖与红点产品设计大奖
近日,德国iF设计大奖揭晓,全新威马M7凭借智能化实力与创造性的交互体验,再次斩获极具含金量的世界级大奖——2022年iF设计奖。这是M7继荣获2022年红点产品设计大奖后,再一次斩获国际工业设计奖项,向全球汽车工业展现了中国设计之力。值得一提的是,全新威马M7也是全球首款同时获得2022年iF设计奖与红点产品设计大奖的中国智能电动产品。
全新威马M7成全球唯一一款同时获得“双奖”的智能电动车
德国“iF设计奖”、“红点奖”素有“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它们分别是由德国著名设计协会和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创立,每年吸引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量作品参与角逐。本年度评选中,全球获奖整车仅7辆,全新威马M7正是凭借灵动智能的驾驶与交互体验,从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全新威马M7,旨在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动驾驶体验
作为威马首个全场景智能移动空间,全新威马M7代表着威马全新的智能产品开发理念。它凭借“行业天花板”级的硬件水平和软件能力,打造了全场景智能驾驶能力;将“Vital生命活力”和“Intelligent智慧交互”概念相融合,带来更具情感、更加便捷的人机交互。
未上市已迭代的威马M7携全新造型设计亮相
M7的高颜值外观和智能硬件完美结合在一起,各个部位都经过精心设计。前机盖撞色设计,灵感源自水面被划开的场景,贯穿式的前大灯一直延伸到翼子板和A柱衔接的位置,夜幕降临后更具科幻感。侧面溜背式造型,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尾灯与鸭尾过渡流畅,相得益彰。
全新威马M7搭载RoboSense最新一代固态激光雷达M1
在此基础上,威马更以行动诠释“用户定义汽车”的理念,在M7未上市前就启动了产品更新节奏。位于顶部的RoboSense最新一代的固态激光雷达M1,集成度高、体积小,为整车布置和造型设计赢得了更大空间。为优化轮廓效果,威马设计团队对车顶“独角兽”风格的激光雷达造型和其它传感器设计进行了迭代设计,在保证最佳成像效果的基础上将风阻影响降至最低,使激光雷达与车身融为一体,更加的协调。
面向自动驾驶时代的“零按键”座舱设计
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威马创造性地采用了“零按键”座舱设计,剔除干扰性的操作旋钮、按键、挡杆等组件,有效简化了用户与汽车交互的步骤。首创集成于方向盘的触控换挡设计,为驾驶者带来更快捷安全的操作体验。
颠覆式触控换挡设计,让驾驶更安全、更便捷
威马还率先将“智能穿戴”应用科技引入M7。其中,i-Rota超级表盘采用前卫极简风格设计,能够根据场景智能适配图片、表情、符号等趣味内容,“按、拉、旋”简单操作就可以实现歌曲切换、温度调节等诸多功能控制。而全球首创的i-Surf 科技皮肤能够支持用户自定义界面内容,比如打造游戏主题空间、设置事件提醒,向心爱的人表白等;超细混纺编织工艺和“柔性屏”专利技术,在独特的触碰手感之余,创新了整个汽车座舱的信息交互方式。此外,M7还率先实现车外语音交互、智能灯语情景语动,并基于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及丰富交互硬件,开启了“全车交互”新时代。
i-Rota超级表盘,“按、拉、旋”三部曲带来更好交互体验
智能驾驶方面,M7同样引领时代变革,搭载了包含3颗自主变焦高精超视固态激光雷达、7颗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在内的共32颗传感器,能够实时构建周围环境,让车“看得远、看得清”;与强感知匹配的4颗NVIDIA Orin-X芯片,带来1016 TOPS绝对冗余的算力,让自动驾驶在面对极限场景时也能妥善应对。凭借超强的智能驾驶与交互能力,M7再次刷新用户对智能电动车的认知。
威马屡获产品设计大奖,以创新设计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
作为中国智能电动车先行者,威马始终以用户痛点为创新起点,用精巧的设计来打破常规,不断进行用户体验的探索优化。威马汽车设计中心总经理孙震表示:“M7设计过程中,融入了很多针对智能应用的前瞻思考和前沿技术,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设计来突破环境的枷锁,以适应和引领新时代下的用户需求。”
此次获奖的作品全新威马M7融合前沿科技与设计革新,完美诠释了威马汽车的设计理念和本土品牌在智能电动时代的美学设计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威马已多次获得世界重大设计奖项肯定,包括2021年红点奖、2018年iF设计奖。M7同时斩获这两项大奖也是业界对威马工业设计理念的赞赏与肯定。
独具风格的外观和内饰设计、激光雷达智能驾驶硬件,以及颠覆式触控换挡、“智能穿戴”等全新智能体验,让这款全场景智能纯电轿车成为2022年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的标杆和最值得期待的量产智能电动车之一。这款车也将在即将开场的Tech Day 2022年威马汽车科技日,以全新形象与用户见面,请继续保持关注,和威马一起探索更多精彩故事。
(若无特别注明,
杏鑫汽车配件【杏鑫平台官网】
文章皆为杏鑫-杏鑫平台官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链接: http://zgqpgy.com/?p=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