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汽车配件【杏鑫平台官网】

杏鑫测速_技术成果加速兑现,华为汽车局进入2.0时代

分享到: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五大领域各个击破,华为关键产品争相“上车”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智能驾驶:“大脑”和“眼睛”是发力重点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目前,华为共推出了四款MDC智能驾驶平台,分别是MDC 600、MDC 300,以及刚于北京车展前夕发布的MDC210和MDC 610。据了解,MDC 600搭载了 8 颗升腾 310, 最高算力能做到 352 TOPS,主要面向的是L4自动驾驶。MDC 300相当于MDC 600的“简配版”,算力为 64TOPS,主要针对的是拥堵跟车、高速巡航、自动泊车等L3自动驾驶应用。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而全新升级的MDC210,可以提供48TOPS算力,主要面向L2+级自动驾驶;MDC610可提供160TOPS算力,面向L3-L4级别自动驾驶。这两款产品均满足车规级安全要求。今年2月,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通过ISO 26262车规功能安全管理认证,这意味着华为相关产品可以满足汽车行业的高安全和高可靠需求。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portant; margin-bottom: 25px !important; font-size: 14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text-align: center !important;”>华为传感器系列产品,图片来源:华为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甚至在高级别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高精度地图方面,华为也开展了相应的布局。2019年7月,自然资源部网站公示了华为旗下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甲级资质申请,标志着华为正式进入高精地图领域。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最终,通过上述技术华为希望立足于场景,依据实际需求实现充分的单车智能。例如在乘用车领域,华为将从辅助驾驶逐步发展到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而在商用车、作业车领域,则更倾向于从L2到L4的“跨越式”的技术发展路径。

OS、鸿蒙车域生态和智能硬件平台撬动市场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早在2012年,华为就开始研发操作系统,2019年8月,华为正式发布鸿蒙系统,率先用于智慧屏产品。之后历时一年,华为将鸿蒙系统升级至2.0版本,支持的终端从此前的智慧大屏,拓展到可穿戴设备,以及车机等领域,并且加入对第三方设备的支持。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其中鸿蒙车机OS主要面向汽车软件开发及应用,定义了HMS-A,即HMS for Auto,共包括语音、音效、视觉、AI等7大核心能力,以及12个车机子系统和500多个HOS-C API,可支撑OEM、合作伙伴、第三方应用快速开发软件,并持续升级。在2020年北京车展上,基于该OS打造的智能座舱开发平台CDP重磅亮相,可支持3屏显示(最大4K),7路摄像头输入,具备丰富的车辆网络接口和拓展能力。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而智能硬件平台方面,现阶段主要产品包括座舱模组、车载智慧屏和AR-HUD,相关产品在2020北京车展上也均有亮相。譬如在座舱模组领域,华为于此次车展上展出了一款车机模组,该模组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可支持生命周期内相关应用的可持续扩展升级,以及多屏、超宽全景显示屏、360°环视拼接等应用。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在显示屏领域,华为则带来了一款分辨率高达2880×1080的液晶仪表盘和一款超低反显示屏,后者据了解在阳光下也能提供不错的显示效果。而AR-HUD方面,华为目前的产品可以在车辆前方10米处投影出70英寸大小的画面,把虚拟的导航、娱乐、安全信息和实景路况结合起来。据悉,华为AR-HUD将于2023年在多款车型上搭载。 

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最夺目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例如在车载充电方面,华为推出的车载充电系统支持宽电压范围输出,具备200~490V和330~800V双电压平台,能适配市场上99%的充电桩。不仅如此,华为还推出了多款充电模块,早在2016年华为就推出了15KW充电模块,之后又于2018年发布了20KW充电模块,相关产品已经在国家电网、星星充电、南网电动等国内主流电动汽车充电运营商中间有广泛应用。目前,华为最新充电模块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产品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共两个版本——国内版本为30kW,海外版本为20kW,旨在满足当前行业的超长续航、快速充电需求。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在电驱动系统领域,华为推出了两款产品,一是款融合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另一款是集成了电机、MCU、PDU、OBC、DCDC、减速器、BCU七大部件的多合一电驱动系统DriveONE,相关产品在北京车展上也均有亮相。其中DriveONE作为业内首款超融合动力域解决方案,不仅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具备尺寸小、重量轻等特性,还将智能化带入到电驱动系统中,实现了端云协同与控制归一。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而华为研发的BMS兼容400~800V电池系统,具备较高的适配性,并有华为安全专利技术保证高安全。华为的云BMS,还可以提前一天预警电池异常,实现智能化的监管。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智能网联:立足5G和C-V2X,打造汽车智能连接新未来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portant; margin-bottom: 25px !important; font-size: 14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text-align: center !important;”>华为C-V2X解决方案,图片来源:华为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今年5月,华为宣布与一汽、上汽、广汽、北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等首批18家车企共同打造“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其中于6月份上市的广汽新能源 Aion V 和北京车展期间上市的北汽新能源 ARCFOX α-T已率先搭载华为MH5000,传输速率较4G设备大有提升。另外,即将上市的荣威MARVEL-R也将搭载华为5G T-Box,实现V2X智慧出行及5G智能座舱。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除了着眼于车端,华为同时也在研发RSU路测通信单元,助力汽车智能互联。在该领域,华为自研了双模路边单元RSU5201和新一代路边通信单元RSU6201,其中前者已在无锡等地长期稳定运行1年多,可支持人车避撞提醒、红绿灯信息提醒等30多类应用;后者基于海思Balong芯片打造,供应链自主可控,已经获得工信部的入网核准证。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智能车云:已升级至2.0版本,重点关注四大领域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其中自动驾驶云服务就是广为人知的“华为八爪鱼(HUAWEI Octopus)”,与华为MDC计算平台、OS一起共同组成了华为车云协同的智能驾驶平台。该平台可提供数据、训练和仿真三大服务,包括自动化数据标注、场景挖掘、难例挖掘、算法训练和优化、仿真场景转换、云上仿真、自动驾驶车辆评测等,帮助车企和开发者快速开发自动驾驶应用,加速技术量产进程。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高精地图云服务主要提供存储与应用合规、自动驾驶应用支撑、高精地图分发、动态地图数据分发和高精地图数据安全5大服务,用以支撑上层的车联网位置、智能网联产业园区、自动驾驶仿真/运营以及自动驾驶辅助等应用。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电云服务,由于融合了电池机理和数据模型,可支持电池故障预警、热失控预警、电池健康状态精准评估、电池剩余寿命精准预测以及电池控制策略优化等功能,实现电池安全预警与寿命精准管理。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手握智能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华为会成为“中国的博世”吗?

电驱动系统、充电模块,到管端的C-V2X芯片、模组等,再到云端的各种解决方案,华为正努力将智能电动汽车所有的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其在汽车领域的布局策略上和传统功能汽车时代的博世如出一辙。那么,华为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博世”吗?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事实上,通过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不断地“攻城略地”,华为汽车业务的“护城河”已经初步形成。正如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博士在北京车展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尽管博世在对汽车的理解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华为的特色也很突出,特别是在软件方面。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博世、华为、百度和Waymo在“四化”领域的技术储备对比,图片来源: 佐思汽研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例如车路协同方面,目前普遍认为于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而言不可或缺,特别是全域性的自动驾驶最终一定会依靠车路协同路线来实现。因为仅仅依靠单车智能,鉴于车载传感器在功能方面的缺陷,无法做到绝对的安全,且成本也是很大的问题,但有了车路协同的助力,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华为正是这一领域的中坚力量,甚至可以说有着博世等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无可比拟的优势。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当然,华为想要比肩博世,这个过程也不会一蹴而就。近两年,自动驾驶、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等的发展虽然渐入佳境,但距离真正市场红利的显现,还有一段路要走。以自动驾驶为例,目前在面向L1、L2自动驾驶的ADAS领域,才刚刚处于规模化应用的初期,且市场主要掌握在博世、大陆等外资零部件巨头手里,L3自动驾驶亦是从今年才开始逐步进入量产,更不用说技术门槛更高的L4、L5自动驾驶,规模化量产更是有待时日,早期只能在自主泊车、自动驾驶卡车、自动驾驶作业车等领域率先实现量产,市场规模必定有限。因此,尽管华为将汽车BU当做营收数千亿级的BG来规划的,并且给予足够的重视,华为对汽车业务也作出了短期内不考虑盈利的打算,可谓“很有自知之明”。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portant; margin-bottom: 25px !important; font-size: 14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 text-align: center !important;”>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图片来源:华为

portant; font-size: 17px !important; line-height: 34px !important;”>你觉得呢,未来华为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博世”吗?

这是一个广告位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