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汽车配件【杏鑫平台官网】

杏鑫代理_李德毅院士 智能网联是自动驾驶生态环境

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革命带动下,传统的汽车产业供应链正在重塑,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以“把握形势 聚焦转型 引领创新”为主题的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于1月10-12日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秉持“传递权威信息、广泛展开讨论、促进沟通合作”的目标,论坛邀请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探讨及回应产业关切的问题,寻找今后3-5年产业调整的方向及路径。 在10日上午举办的自动驾驶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发表了以“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为主题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德毅:各位早上好!百人会在特别的时刻,这个会很有意义,什么叫做特别的时刻?2019年一个重大事件,就是特斯拉在中国创造了上海速度,大家可以想想特斯拉这个车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是新能源吗?还是智能化?还是两个都有,他将给我们中国速度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启发。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叫做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现在智能化越来越重要,加上5G和道路的智能化,让自动驾驶变得越来越可能。过去的自动驾驶可以说主要是单车智能,智能网联则可以被认为是自动驾驶的生态环境。  首先,我们讲到自动驾驶,就会谈到SAE的分级:L0、到L5,差别到底在哪儿,可以说就在于智能技术向汽车的渗透,汽车是否只是四个轮子加计算机,我认为不是,汽车是我们移动生活代步的机器人,我们要享受是移动生活,而不仅仅是又一个需要人来操控的机器,所以我们一直说我们做的是自主驾驶,Autonomous Driving,这个车本身就是一个认知主体,而不是一个被控的对象,不像地铁和高铁,那种驾驶是靠自动化实现的。当自动化遇到了天花板,人工智能来了,我认为一辆车就是一个智能主体,近十几来,我一直说汽车将变成“会学习、会交互”的轮式机器人,它要有自主性,因为出门上车的乘客,是不会向一个中央调度系统进行报备的,这才是移动出行的最大享受。未来,人们上车后还可以享受VR——虚拟现实,一旦汽车不需要人驾驶了,它就变成了一个个电子座舱,在移动生活中我们享受的就是快乐,可以办公,可以休闲,这就是移动生活。自动驾驶除了要有人工智能,最近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的激光雷达走出了非常强劲的一步,激光雷达的价格降到了万块以下,从以前的70万降到1万,这是一大突破。让我们觉得很兴奋。主机厂很务实,我们需要的自动驾驶是将“人工智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加更多的辅助驾驶功能,慢慢的自动驾驶就来了,智能驾驶就来了。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什么时候车内可以取消安全员,如果要有安全员,安全员还需要驾照,那么自动驾驶的革命就还没有到来。 我们在座的大家要有一个目标,就是让一个车中不在需要安全员,这里,我们中国有第二个特色,就是智能网联,中国的体制有强大的力量,我们有这么多实验开放区,我们可以尝试在特定区域内的车辆中不仅有可以自主移动的车,而且车内可以没有安全员,在这个特定区域里可以让乘客从任意点A到任意点B,但后台可以有一套监控系统,这个监控系统干什么?这些车里如果有突发的传感器故障,万一出现了问题怎么办,监控系统可以处理。这种配置下,100台车不需要100个安全员,但是可以有后台监控人员。现在,人-车-路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就是中国的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特色,我看智能网联可以做出成绩来的首先应该是在中国,我们可以尝试在车和路上有什么样的创新,比如智慧灯杆、智慧路灯和单车智能结合起来,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对于单车来说,人工智能要赋能汽车,让它变成会学习的轮式机器人,驾驶脑可以向优秀驾驶员学习,可以不断积累知识,不同个性的人有不同的驾驶方式,驾驶脑也可以开出不同的驾驶风格,这是可以在人工智能基础上实现的。人工驾驶出现事故的时候,也是驾驶脑进行“负学习”的机会,例如侧翻,侧翻事故是怎么发生的,侧翻是大车左右两个轮子距离比较小,然后装的货比较高,又遇到很强大的风,如果驾驶员在速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打方向盘,就会发生侧翻,侧翻会造成重大事故,我们无人驾驶最大的驱动力就是要把汽车是人类的“第一杀手”的罪名清除,我们可以研究事故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在事故发生的前兆时如何防范。 今天在座的同仁,我看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个我们特别尊重的主机厂,你们有很强的能力,没有你们的支持无人驾驶无法实现;  第二个造车新势力,有创新能力,有突破;  第三个有实际需求的客户,比如物流快递,有实际的“机器换人”的需求;  第四个就是互联网从业者,你们有经验,让万物互联;第五个是新涌现出来的创新创业者。在2020年和2030年这个“孵化期”,创业者们在各个方向上进行尝试,把无人驾驶的几个要素结合起来,并找到突破口,例如园区内的物流、客运、矿区、农机等等,大概要到2030年左右以后才会有上万台量产的无人驾驶车上路,现在创业者们可以在特定场景中积累经验。

杏鑫官网_短评即将落地的日产e-POWER技术

  就算日产以乘坐舒适性广受好评,以高性价比与优秀的可靠性打开市场,“技术日产”作为日产的核心口号,仍然是日产给消费者留下的最深印象,更是日产的核心造车思路。最近不论是VC-Turbo技术的加持的新奇骏对市场造成的波澜,还是7月于宁德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汽车生态设计国际论坛上日产宣布的e-POWER将要引入国内市场的消息引发的车圈轰动,都再次向我们证明了日产的技术力在车圈的地位。通过解读有关引入e-POWER技术的消息,东风日产在电动化方向上的市场战略已经可见一斑。   在技术方面,日产绝不会让关注者失望。或许e-POWER这一概念大家还没有了解:不同于传统HEV与EREV,e-POWER是一种内燃机电驱融合动力系统。与EREV相比,e-POWER精简了大电池;与HEV相比,它又精简了内燃机直驱的环节。为了达成高热效率,在e-POWER系统中,日产开创了“STARC”概念——通过优化缸内气流与点火,在高压缩比下达成稀薄燃烧,从而带来高达50%的实验热效率。这样的优化也是基于e-POWER系统中内燃机无需直驱车辆,可以运行在最优化工况的条件下达成的。这其中融合动力系统功不可没。   因此,e-POWER系统凭借闪充闪放的小容量电池与全速域电机能够拥有纯电动车辆的几乎一切优势,并能通过发电机规避电动车的里程焦虑;50%实验热效率的让它甚至能够超越传统混动车型的优秀燃油经济性;极小的电池死重让它能够做到比起插电式混动与增程式电动车更加优秀的车重控制——这看似简单,但相比起高速需要内燃机介入因此只需要小型电机的插电混动车而言,将燃油发电机与全速域直驱大型电机安排进紧凑型车其实有着不小的难度,利用e-POWER优势进一步提高压缩比也需要日产在发动机技术上的攻关。在我看来,这套系统对于消费者的日常用车需求无疑是一个非常针对性的对策。对于2021两会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也是一大利器。 同时,e-POWER可不仅仅是泛指这套系统。包括目前纯电动车搭载的单踏板油门逻辑、高效电池、先进的发动机涂层也都是e-POWER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带来了优秀的用车体验与节能水平。和目前大规模应用的插电混动系统、丰田与本田坚持的传统混动系统相比,e-POWER可谓是日产根据自己对市场的理解走出的一条特立独行之路,体现出了日产极高的技术自信,也证明了日产近90年的历史、七十余年的成熟电动技术积淀的价值,更是向人们展示出了日产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的决心。 技术驱动,再续市场雄风   在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各大车企的重点之一时,节能减排的实现方式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技术路线。但其中的核心永远不变:节能减排的核心,是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而非盲目降低能源的使用而影响人民的生活体验乃至社会发展。这就意味着车企的节能减排技术路线必须要考虑市场的需求与用户的核心体验。在这方面,东风日产e-POWER技术与日产纯电双技术路线并行,以日产纯电面向未来发展的同时,通过e-POWER满足当今更多的需求。两条路线齐头并进,是日产对市场全方面的考量,也是日产对用户核心体验的精益求精,更是日产面向未来,致力于环保的一步大棋。   听闻轩逸等车型即将搭载e-POWER系统时,我对日产未来的市场表现也更加有了信心。在传统家用车市场广泛电动化的大背景下,轩逸搭载e-POWER系统更是为轩逸广受认可的产品力再添上了浓重一笔。同时,即将上市的Ariya作为日产产品线中的“新势力车型“搭载着更多智能化装备,也将会为目前广受关注的智能化汽车市场中注入来自老牌车厂的新鲜血液。这样的一系列市场规划,无疑会为东风日产的未来市场表现带来1+1>2的效果,更会再度证明以用户为本的优秀技术应用才是市场真正的需求。 总结   作为老牌传统车企的日产,给我的印象一直都充满了企业自身的年轻活力与对技术的热情,相信在大家心中也同样如此。在我对日产的印象中,日产的技术从未“膨胀“,从不是充满”科技感“但或许有些虚无的技术,而是脚踏实地,最贴合消费者需求的,甚至是默默提升体验但难以让人明显感知的技术。   然而,这样的技术才是最能够推动消费进步的。e-POWER技术的引进,对于东风日产与中国车市无疑都是一个大动作,能够向大家再度证明在汽车行业中高品质、强技术、顺需求才是硬道理,并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好感度,强化东风日产的行业领导地位。在电动化道路上,日产的表现仍然是大家心中的那个脚踏实地、潜心钻研的日产,在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上,日产同样也向人们展示了作为一个老牌车企所拥有的社会责任感。人·车·生活这一slogan,在我的心中仍然代表着日产的方方面面。

杏鑫注册_一博代言 2021奥迪新生代车型发布/预售

  在8月3日晚举办的2021奥迪新生代车型家族粉丝盛典上,全新奥迪Q2L正式发布,奥迪A3家族 RS套件燃速型以及奥迪Q3家族 RS套件燃速型正式开启预售。在新产品序列首次集结登场的同时,奥迪官方还上线12辆早鸟抢先版,王一博限量滑板、马龙冠军福利等惊喜。    全新Q2L定位为首款自定义豪华个性座驾,新车在保持家族灵动、前卫设计风格的同时,支持外观颜色、轮辋造型、内饰潮流元素共50000+种随心搭配,满足年轻用户的个性化诉求。   与此同时,官方还为新车推出一款由品牌大使王一博亲签的Q2L酷盖版本,其中的“酷盖”是英文“cool guy”的谐音,代表新生代新潮语境下的个性表达。    在粉丝盛典上,奥迪A3家族正式开启预售,其中,奥迪A3L Limousine预售价为24.50万元,A3 Sportback预售价为24.00万元。新车型将采用更激进的RS燃速套件,虽然没有正统奥迪Sport家族的核心三大件,但经过“武装”的RS套件燃速型在保障性价比的同时,看起来也非常像那么回事儿了。    同期发布的还有奥迪Q3和奥迪Q3 Sportback的RS套件燃速型,其预售价分别为31.00万元、31.50万元。同样配备了包括凯莫拉灰配色燃速颜色、专属Audi Sport燃速轮辋、泰坦灰中国专属燃速套件以及专属燃速LOGO,。目前,该系列车型限量12台,用户可以在官方旗舰店3000元预订。   出现在盛典现场的还有奥迪品牌入门级纯电动车型奥迪Q2L e-tron。奥迪Q2L e-tron具备引领新能源市场的核心技术,在快充模式下36分钟即可充电80%,轻松应对城市日常出行需求

杏鑫官网_是否对MG ONE这款车有着种种疑问 快听听高层怎样解读

近日,名爵MG ONE举行盛大全球首发仪式,国内多家媒体前往进行报道,随后在专访会中,与上汽集团多位高层进行了深入沟通与探讨,包括对品牌未来规划、新车带来哪些新方向等内容。名爵作为上汽集团旗下一直注重运动化和年轻化的品牌,无论是上个世纪的平民跑车定位还是如今有着新MG 5/MG 6以及日后MG ONE等车型,他们一直延续着运动化、紧随潮流、打造潮流座驾这样的发展路线,那么在未来名爵将如何把品牌的调性和特点发挥到极致,通过以下的作答相信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参与本次沟通和做大的包括: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孙亦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康华平,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上汽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CDO)张亮,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执行总监邵景峰。 58汽车对于MG ONE这款车本次首秀引发的几点思考 1.MG ONE这款车到来的意义是什么,它将继承品牌哪些使命,又会对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2.都知道MG 0NE是基于SIMGA架构的一款车,该架构给予车辆哪些赋能,又有哪些车辆呈现出来的亮点是新架构所注重的? 3.MG ONE这款车是怎样一个团队如何制造出来的,它和团队之间展现了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就以上三点,本次58车MG ONE前方报道团队在与上汽高层的沟通中进行了探讨,并且不仅从答复上获得了相应的解答,同时从对几位领导的细微观察中体会到了MG ONE不仅仅是一辆全新的车型,更是团队向着新方向努力和展现的成果。 MG ONE是一款呈现品牌新方向的标杆级产品 MG品牌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存在,当时MG品牌便是一个向往运动且针对年轻人和潮品追随者的品牌,时至今日,MG依旧秉承着这样的造车理念,而MG ONE这款车正式这种理念在如今这个时代最好的一种诠释。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执行总监邵景峰 在对话中,上汽高层认为MG ONE从命名方式开始就有着十分深刻的含义在其中。上汽高层表示:“为什么叫MG ONE,因为它有NO.one、All in one、The one三层内涵。NO.one是说,它是SIGMA超级架构上的第一款原创车型,也是第一款在上汽SIGMA超级架构上打造的全新紧凑型SUV,肩负着国内自主品牌架构能力提升的代表之作。All in one,是指它集潮流科技、时尚运动于一体,年轻人喜爱的元素all in one。另外就是,MG ONE是我们想要带给年轻人的独一无二的THE one。” “此外在设计层面,双车的设计是为了将受众人群覆盖的更广泛,因为虽然每种设计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那么如果硬要把所有的好设计都融合到一辆车之中,既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出来的产品有可能适得其反,所以通过“一体两面”这个最佳解决方案来实现。第一是满足了设计师的好方案能够成功走向市场;第二是通过一款车型,让消费者有多样选择,进而实现销量增长;第三就是自古红蓝出CP,这次我们出了橙绿CP,满足用户颜色需求的同时,采用了两种设计风格,让大家有更多选择。为了满足颜色需求,采用“一体两面”的设计,这是史无前例的决策。” 对此58汽车认为,无论是从双外观设计、命名方式以及历史角度,MG品牌都秉承着打造国民跑车的造车理念,直至现今MG相信年轻的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的展示,虽然设计出相对大众化的产品可能更保险,但是与此同时追求差异化、个性化消费设计以及运动基因的打造应该会更适应在新的消费环境下造出另一片市场机会。从目前销量情况、市场用户年轻化的反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SIGMA架构不仅是整合能力强更是新时代机械化和智能化最好的展现平台 SIGMA超级架构是上汽乘用车第二代智能模块化架构,也是现在上汽的两个主流架构之一。SIGMA超级架构是四力合一的机电一体化架构,它整合了机械和智能两大特征。此外上汽还拥有一个名为SIGMA E的架构,针对更多纯电产品在上海车展上亮相的MG Cyberster,就是用SIGMA E架构做出来的,后续会有更多基于该架构的电动车问世。此外无论是SIGMA还是SIGMA E都将拥有更高、更严苛的产品标准和制造工艺,因为这两个架构下的众多产品都将面向世界,包括欧洲在内的多国,那么为了应对欧洲以及其他汽车标准更高的市场,这些都是必须要坚持的造车宗旨。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康华平 对于SIGMA E架构,上汽高层这样说:“SIGMA架构是原力、战力、脑力、活力四力合一的机电一体化架构。第一个原力-讲的是架构的柔性以及架构的布置效果带来的赋能,第二个战力-SIGMA架构下的车型,最大的扭转刚度能够达到3万牛米每度,为运动型的车提供了极大的赋能,第三个脑力-简单说,就是智能科技。8155芯片赋能下的全新座舱和全新架构融合下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第四个活力-除了声光电一体化的座舱内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升级能力。比如说逐步实现的三大件的升级能力,这个还是非常厉害的。” 在架构方面,58汽车认为,本次沟通中几位高层,特别是技术中心副主任康华平对架构的详尽讲解,说明了MG品牌依托上汽集团多年技术沉淀,没有去大力宣传架构造车的优势和底蕴,这种自信正是一种自身技术实力非常强大且先进的体现。当然,从架构呈现出的产品中我们也能够看出这些。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孙亦炯 MG ONE不仅展现品牌实力更展现了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参与本次发布报道的过程中,58汽车前方人员表示,专访开始之初,便开始给人十分轻松融洽的氛围,本次专访过程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上汽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CDO)张亮主持,在他向大家完成致敬之后表示可以开始提问时,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孙亦炯便第一个对张亮和现场的媒体记者们说道,今天的发布会中张亮全程没怎么说话,那么专访中你可要多说一些。可以看到发布会上以及专访过程中,几位上汽高层关系十分融洽,即便是比较严肃的专访过程也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的。相比他们在相处和共同奋斗的时光里享受着各自对团队的付出,虽然这个过程十分艰苦,但是他们每个人都乐得其所,并且在团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8汽车前方报到人员表示,作为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孙亦炯,他自己说:“自己干上汽乘用车这4个月时间里,瘦了很多而且头发也掉了很多。”但是他非常喜欢这样的挑战以及成就感。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上汽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CDO)张亮是58汽车的老熟人了,他本人也一直负责上汽的数字工作,此前张亮给人更多的是一种严谨理工男的感觉,工作一丝不苟且逻辑性很清楚,现在他的变化是处理对于数字、管理上的严谨以外,整个人在应对营销决策等方面变得越来越游刃有余,而且充满了一定的感性。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康华平,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上汽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CDO)张亮 对于如此融洽的一个团队,58汽车认为,他们协同作战在工作中互相改变,把一些自身的优势延续到工作中,同时吸取工作中和工作内容中一些自身本来不具备的素质,相互勉励共同成长,制造出优秀作品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一定升华。 小结 […]

杏鑫官网_蔚来创始人李斌 Battery as a service

2020年1月10日-1月1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拉开帷幕,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出席了论坛,并作了主题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清泰理事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最近确实关注蔚来的比较多,最新的关注就跟刚才董会长讲的,特斯拉国产了又降价了,你们还顶得住吗?总体上还是活着,所以给大家汇报一下,汇报还是非常必要的。 先汇报一下我们销的怎么样。到2019年底,我们两款车一共卖了31913台,第一年1万多台,第二年2万多台,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往上涨应该也还不错。但是有一个数字我觉得更有意义一些,我们的车卖到了297个城市,这297个城市什么意思呢?是按照中国地级市算的,一共也就300多个地级市,也就是说我们其实90%的地级市,北到黑河、漠河,西到伊犁,最高的地方到阿里,都有我们的车,而且我们也能保障。最早蔚来就不想把车卖到长城以北,后来人家要买你也不能不卖,所以我们硬着头皮就上了,但总体来说,经过两个冬天,基本上算顶住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其实对我们别的电动汽车公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7月份开始,确实补贴退坡了以后大家压力都很大,我们一开始压力也非常大,7月份就交了800多台车,还是压力非常非常大的,到了8月份开始逐步就往上涨,所以我们实现了一个五连涨。整个行业五连降,但我们是五连涨,蔚来还是挺难的,因为一直都是各种负面比较多,但是在我们面临这么多负面的情况下还能五连涨,这个行业肯定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再难最多和蔚来一样难。 去年12月份我们3170台的交付量,现在我们确实展厅里面展车都卖光了,进入到了我们非常希望的状态,就是订车按订单生产,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车交给你,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按照这样一个我们最希望的OTD模式,在组织我们整个的供应链和生产。现在买车肯定等一个月以上,所以总体上还不错。 但另外一个数字,我也希望大家特别的注意。苗部长今天在演讲的时候讲到品牌提升、品牌向上,觉得是非常重要的机会。蔚来汽车不光在量上做了突破,我们更重要的是在品牌向上方面进行了一些突破,我们在11月份的时候ES6就已经进入到了30万以上的豪华中型SUV中国市场销量的前十名,12月份的数字出来了,我们是2500台,不出意外应该也是在前十名。我们蔚来的车平均售价,补贴前超过40万,就是把ES8、ES6加起来超过40万,特斯拉降价我们也没有什么降价空间,我们都是负毛利,所以我们只能把服务做好。把服务做好、把产品做好,消费者是会给回报的。在三四十万的中型SUV里面,毫无疑问ES6是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不管是从加速、制动的性能,还是从智能化程度,还是从服务,以及从我们的使用成本、购置税等等各方面综合来看,我们和同样价格的比如宝马的X3、奥迪的Q5、奔驰的GLC,和这个相比是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的,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的,智能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企业品牌向上非常好的一个机会,我们其实也是按照这个去做的。我们的车跑的也挺欢,我们已经有不少车,一年多已经跑了10万公里了,我们第一个跑了10万公里的车,有一个媒体把它拿去拆了,还直播了,说蔚来真的是真材实料,确实真的好。我们的用户平均每个月的里程是2000公里,累计里程超过了4.5亿公里。 智能化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产品竞争力,我就讲两点:一个是我们的自动辅助驾驶。我们60%的用户开通了NIOPilot,我们要花约4万元买这个选装包的,还是开通率非常高,有一些用的比较积极的用户一个月累计能用50个小时,就是说我们有50个小时帮他缓解了他的驾驶压力。NIOPilot是我们完全自主研发的,我们几百个工程师在研究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另外一点,我们以NOMI为核心的智能座舱系统,也非常受好评。前两天东三环有用户帮我们打广告,去年用户帮我们打广告成为了一个潮流,因为蔚来没钱打广告,所以用户花钱替我们打,上面就说NOMI是带娃神器,我们非常重视我们的数字座舱和车里人交互的总体体验,我们NOMI去年和我们用户进行了4000多万次对话,这个使用是非常非常频繁的。 除了智能化以外,蔚来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围绕着全场景的加电体验进行投入。我们应该说有六种武器,其实是七种。我们有充电桩,现在又发布了直流20千瓦的,我们有超充桩,我们有移动充电车,还有第三方桩,跟国家电网等很多第三方的充电桩都是直接在APP上接口了,还有把换电站、把所有这些东西连接在一起的云服务,我们APP上就直接打通所有的环节,直接使用、直接支付。这样一个加电体验支持了我们的用户跑得欢,我们其实投入非常大,蔚来说花钱多,都投到这些方面去了,我们累计在这方面投了20多亿约30亿元,但是我们觉得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因为能够给到用户好的体验,这个好的体验是一切的基础。电动汽车最大的挑战就是能不能有一个好的补能体验,让电动车的补能体验更方便,这是我们的目标,为此我们还要进行非常多的投入。   我自己在创办蔚来之前,2012年我差不多有要做一个汽车公司的想法,当时我主要是觉得移动互联网会改变用户和品牌之间的交流方式,后来就想到很多技术问题。我不是搞汽车工程出身的,虽然汽车行业从事很长时间,但是我觉得换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能够把汽车的购买成本、电动车的购买成本显著下降,也有机会能够创造一个和加油一样的体验。后来我就去研究,包括把一些失败的公司研究的非常深入,他的投资人、他的CEO、他的CTO、很多废弃的站,搞明白了它为什么失败。我想蔚来整个车的设计和服务体系的设计是充分的考虑换电的逻辑,是从一个总体的体系方面去围绕着换电去设计的。到今天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我们这条路走对了,我们现在的换电站,围绕着高速,比如北京到深圳、北京到上海、上海到深圳等高速,我们2018年底已经部署完了。大的城市也实现了基本的网络覆盖,我们用123座换电站就实现了对我们用户的一些主要场景的覆盖。这些换电站现在累计已经完成了25万次换电,现在每天差不多有2000多次换电,这完全都是私人用户。所以现在出了一个新的词叫“电区房”,就是离我们换电站近的叫“电区房”,房价还没涨,但是至少已经有这么一个词了。有非常大的意义的地方就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体验非常好。 我们在换电这个基础技术上,能会做很多从用户来看非常有意思的操作。我们围绕着换电站、车,在电池包、换电站和云端累计申请了1200多项专利,其实这个技术积累是非常完整的。在电池包上面,我们就能够结合最新的电池技术,实现每年一次迭代。2018年发布的电池包是70度电,同样大小的电池包2019年就是84度电,我们今年就能够提供给用户100度电的服务。我想强调的是,同样大小的电池包,而且所有的车都能互换。这个带来的意义是什么?电池的技术进步就能够让用户来共享。 我们刚刚发布的EC6,就是我们和特斯拉的Model Y直接竞争的一款车。举个例子,平时你就可以配70度电的电池包,跑435公里,其实平时用足够了,要出远门就可以按需租用一下100度电的电池包,就能跑600多公里,这样一个逻辑会带来很多的用户利益。 我们今年会推很重要的一个服务理念——Battery as a service,把电池当成服务来推。2018年上市的时候就推电池租用方案,我们后来又推电池升级方案,比如今年从70度电到100度电,每个月付1280元,一天付66元,按需升级,好处非常多,讲两个小时都讲不完。总体来讲,一切都要从用户体验出发,我们认为基于换电的一个车电分离方案,能给用户带来非常多的好处,可充、可换、可升级、梯次利用,把电池这个资产按照一个资产去让用户来租用。我们认为这个是给中国的智能电动汽车的体系化创新带来一个非常好的尝试,我们也愿意将来跟大家共享我们的技术、经验,希望我们的创新能够从用户视角给整个智能电动汽车的下一步带来一些启发!

杏鑫测速_恒驰多款车型试制车下线 或离上市更进一步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恒驰汽车多款车型的试制车已悄然下线。在今年4月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恒驰品牌旗下全系新车曾集体亮相,如今部分试制车的下线或将意味着恒驰汽车迎来正式量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据悉,恒大汽车最近小范围邀请了部分供应商去参观了恒驰的生产试制车下线仪式,恒驰1、恒驰3、恒驰5、恒驰6、恒驰7已经全部悄悄下线,最快明年就可以量产并交付。

杏鑫平台注册_康波:客户在哪里我们在哪里 智慧物流赋能售后体系

2021年7月30日,BMW合肥零件配送中心正式开业。作为BMW在华第六个零件配送中心,以及BMW在华第一个“绿色”库房,合肥零件配送中心投入运营后将辐射安徽、河南、湖北等中部七省,预计将占全国出货量的14%。合肥零件配送中心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BMW在中国本土化物流网络,将有效提升宝马售后零件配送的能力和效率,从而节省经销商和客户的时间成本,增强客户对BMW品牌的认可。这再次体现了BMW扎根中国、致力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 作为BMW在华第六个零件配送中心,它为何被称为绿色库房?又为何选址安徽合肥而不是其它城市?它的投入运营后将给当地的客户带来哪些好处等媒体和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与支持副总裁康波博士一一给与解答。 记者:BMW在华第六个零件配送中心为什么选择合肥?都有哪些考量? 康波:合肥的交通非常便利,是区域性的枢纽城市,合肥零件配送中心投入运营后将辐射安徽、河南、湖北等中部7省,覆盖63个城市和125家经销商,能有效缓解上海、北京、佛山零件配送中心的仓储压力。 BMW零件配送中心落地合肥,离当地的经销商更近了,离客户更近了,客户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7家合肥本地经销商可享受零件当日达的服务,大幅度提升效率,惠及近10万本地客户。 Q:作为BMW在华第一个“绿色”库房,合肥零件配送中心与之前的配件中心相比有哪些提升? 康波:合肥零件配送中心是BMW在中国第一个符合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认证级标准的售后零件“绿色库房”。优质的室内空气质量,充足的自然采光、通风,营造出更为舒适、自然的办公和生产环境。选购节能风机、水泵、LED照明以及动作感应系统优化能源利用,可谓将减碳节能落实到每一个建造细节。 此外,零件配送中心也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今天你们也看到了,合肥零件配送中心有很多自动导航承载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它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将静态信息及动态信息同步处理,以3D传感作为双重校验,提高定位精度及安全等级,实现AGV自动识别、自动避障。在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搬运效率与准确性,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物流周转周期。 合肥零件配送中心还率先应用了自动贴标签机器,将重复且繁重的贴标任务标准化和自动化。得益于更规范的操作,在准确率优化的同时、效率提升了50%,进一步达成了服务高效的目标。 Q:宝马在全国已经建了6大零部件配送中心,整体运营状况怎么样?未来有没有新的布局? 康波:BMW在全国将共有6个零件配送中心,分别坐落于北京、上海、佛山、成都、沈阳、合肥,覆盖全国五个销售大区;总零部件仓储面积将达到31万平米,相当于43个足球场那么大,为全国600多家经销商提供高效及时的零件供应。其中,全国将有135家BMW经销商可以享受紧急订单当日达服务,369家经销商可以享受紧急订单次日达服务,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的零部件保障,满足客户更多修车、用车需求。 过去这五大零部件配送中心多次获得宝马集团全球物流金奖,其中北京、佛山零件配送中心还分别获得“宝马集团最佳零部件物流配送中心”,赢得了全球同事的尊重。 当下,我们在充分发挥6个零件配送中心的效率外,新的零配件中心也在积极布局,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明年在宁波余姚,杭州湾大桥下面将新增一个BMW零部件配送中心。无论是合肥还是余姚(零件配送中心),都将为未来5年内BMW在国内的物流网络布局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 Q:合肥零件配送中心的投入运营,将为客户带来哪些好处? 康波:我们一直强调“以客户服务为中心” ,在中国客户年轻化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BMW客户服务与支持以“服务质量”为基石,以“价值、便捷、关爱”为核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效率是客户体验很关键的一环,BMW在中国正在全面提升服务效率,推行客户体验提升计划:面向预约机油保养套餐且不需要洗车的客户,承诺58分钟准时交车且超时免单;对于预约发动机基础保养套餐且不需要洗车的客户,承诺2小时准时交车;而通过小钣喷预约快修通道,承诺8小时高效维修服务。BMW通过优化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灵活、快速的服务体验。 要做到高效的客户服务,就得保证零配件的配送速度,合肥零件配送中心的建成,将有效提升宝马售后零件配送的能力和效率,从而节省经销商和客户的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