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汽车配件【杏鑫平台官网】

杏鑫注册_防微杜渐 沙盒监管能否消除汽车安全隐患

随着汽车技术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在汽车市场中的占比逐年递增。据国家发改委预计,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辆,其中中国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庞大的市场背后,汽车软硬件、网络等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掣肘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将率先应用于金融行业的监管沙盒引入汽车行业,通过提前介入监管,尽可能弥补由于相关标准滞后所带来的监管缺失,表面来看对于汽车企业与消费者是双赢的举措。


汽车行业为何要引入沙盒监管


追本溯源沙盒(Sandbox)最初是一个计算机用语,后续发展为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广泛应用于金融、汽车、能源等领域,通过在可控环境内实施监管,让新产品在真实市场环境中迭代验证,并及时消除新产品“功能”上的问题。


防微杜渐 沙盒监管能否消除汽车安全隐患

作为全球最大单一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智能汽车市场,我国汽车智能网联技术迭代升级速度明显较快,而与之相矛盾的事实是,现行的相关安全标准很难保证及时更新,导致大量“问题”车型流入市场,汽车产品存在严重的安全和质量隐患。沙盒监管是一种针对技术创新的柔性监管制度,鼓励汽车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持续开展风险测试,消费者可以以相对较低的风险提前接触新产品和新技术。


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成风险温床 OTA问题首当其冲


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快速迭代升级固然可以为汽车企业和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但同时也暗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智能网联技术“端—网—云”的架构本身就存在网络风险,由于网联系统在车辆辅助操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旦车辆遭遇网络入侵,恶意操控风险极大;另一方面,OTA(空中下载技术)广泛应用确实可以通过不断升级来优化车辆性能,但同时也会让车辆安全状态变得不稳定,投放市场时被认定为安全的汽车,可能因为软件升级对代码或参数做出调整而变得不稳定,不安全;最后,在大数据应用场景下,汽车数据使用环境更加开放,数据流动增多可能会导致个人隐私、商业机密泄露,甚至暴露关键地区公路、地理等信息,危害国家安全。

如果说上述网络和数据风险隐患消费者在用车过程中很难直观察觉到,那么用户感知最明显的“OTA升级”已经成为当下智能网联汽车最高发的问题之一。据车质网数据显示,近三年来“系统升级问题”投诉量均超过千宗,其中2022年仅一季度的相关问题投诉量便达到1,934宗,甚至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投诉总量。


从具体投诉问题来看,“系统升级问题”涉及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多种类型。其中,“锁电”问题在纯电动车中投诉占比相对较高,部分车主反映,在未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车辆被远程强制升级锁电锁功率,续航明显减少,动力性能变差,影响用车体验;而在安全性方面,部分燃油车车主反映车辆存在倒车影像卡顿黑屏故障,对日常泊车造成麻烦。另外,还有个别车主反映自己所购买的顶配车型进行OTA升级后出现驾驶辅助功能使用受限,刹车辅助系统丢失的情况,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汽车企业或迎利好 消费者合法权益如何保障成关键


正是考虑到汽车智能网联技术迭代速度与行业法律法规更新速度存在明显时间落差,以及大量事实存在的故障问题,引入更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沙盒监管显得非常有必要。


沙盒监管是以更安全的方式鼓励创新,特别是对于依赖于新技术的造车新势力而言,可以在创新与监管之间找到较好的平衡点,充分调动汽车企业在新技术研发上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中国汽车科技水平持续升级。从市场环境来看,推行沙盒监管无形中缩短了汽车企业产品上市前的验证周期,降低产品成本和交付周期,对于汽车企业提高利润,保证资金链正常运转无疑是利好消息。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沙盒监管有利于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让事后监管变为提前监管,大幅提升监管效率。


虽然在生产端比较受欢迎,不过沙盒监管在消费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产品验证周期缩短,加入沙盒监管的汽车企业所推出的新车型可能仅为BETA版本,消费者能否接受所购车型为“微瑕品”或“半成品”尚存疑问;其次,沙盒监管最重要的目的是提升车辆安全性,但对于企业通过OTA擅自修改车辆参数等情况并没有太多约束力,后续可能会引发更多像“锁电”、“锁功率”这类的消费纠纷,车辆续航里程和性能无故降低,最终令消费者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总结:


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力补充,沙盒监管由于在包容度、灵活性方面具备一定优势,确实可以消除一部分安全隐患和潜在问题,但最终监管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对于改善汽车市场消费环境能起多大作用?以及如何规避不必要的消费纠纷?还有待观察。

这是一个广告位